騰訊出20億資源助力公益生態“創益”
騰訊基金會十周年白皮書,首度披露“十大發現”
騰訊出20億資源助力公益生態“創益”
首期投入20億人民幣廣告資源,助推中國互聯網公益事業發展!日前,騰訊公益在京宣布這一最新舉措,據悉這是繼99公益日之后,騰訊再次對公益投入加碼。
今日(13日),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在北京召開,國內60家公益機構第一負責人齊聚峰會。2017年也恰逢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成立十周年。峰會披露,過去十年,騰訊公益平臺累計捐款18.9億元,1.1億人次,參與QQ和微信捐步已達2.9億人次。騰訊公益已經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公眾慈善籌款平臺。騰訊主要創始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在此間表示:“騰訊公益平臺的崛起、中國互聯網公益的領先,是隨著國家的強勁發展一起成長起來的,這也是技術和人心結合產生的化學反應”。
在峰會現場,騰訊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也首次向行業披露了騰訊基金會在十年探索征程中的十大重要發現,為未來的發展樹立風向標。
同時,騰訊還宣布將推出旨在進一步推動公益生態發展的“創益計劃”。 首個重磅動作,便是首期將拿出20億人民幣總額的廣告資源,助力全國的公益機構和公益項目提升公益創意傳播能力。
上百名來自企業界、公益機構、學術界、國際組織等代表,包括愛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王兵、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一諾、蔚藍地圖技術總監阮清鴛、優圖實驗室高級產品經理周可菁等,也就“互聯網改變公益”為主題,帶來了對互聯網公益最新動態的解讀和展望。
十年募得善款近19億:
透明、科技、連接成互聯網公益基因
陳一丹表示,中國互聯網公益的最大推動是讓公益人人可及,讓公益變成了一種日常生活方式。而“透明、科技、連接”三個關鍵詞正是中國互聯網公益從零起步到目前走在世界前列的基因。
十年以來,通過多地、多點、多項目的連接,互聯網公益使傳統的慈善捐贈方式去中心化,各種公益項目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傳播方式,并通過社交熟人網絡,將公益慈善行為的影響力成倍放大。互聯網平臺、捐贈人、公益機構、企業與受捐贈人五方正在逐漸構成一個完整的公益生態。
騰訊公益平臺十年來累計獲得捐款18.9億元,參與捐款人次1.1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公眾慈善籌款平臺。
陳一丹認為科技與公益機構的結合日益緊密,產生的影響力,遠勝于十年前。新的科技也在不斷應用到新的公益項目中,甚至出現了科技驅動新型公益項目和新型公益機構,保持互聯網公益行業的活力和創新。“這是更廣泛意義上的人人可公益、且人人都能受益。”
而騰訊的技術團隊已經開始踐行,來自騰訊優圖實驗室的高級產品經理周可箐在分享中提到,騰訊技術團隊利用海量人臉檢索技術,讓AI助力公安、公益尋人,目前與福建省公安廳聯合上線的“牽掛你”平臺已經成功找回67名失蹤人口。
98%善款已來自移動端:
騰訊基金會首度披露十年十大公益發現
在前一天舉辦的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閉門會上,近百家主流公益機構的掌舵者在討論中坦言,互聯網公益追求的是零門檻、更透明、人人可參與。
在本次峰會上,郭凱天從行業趨勢、項目執行、人群屬性等多個角度,分享了截至2016年底的騰訊公益踐行互聯網公益十年的十個發現,比如在行業趨勢方面,移動端捐款占比已達到98%,單次捐出金額在100-999元的總額占比突破50%,科技讓人更慷慨;而對公益項目而言,透明度決定了籌款量,“催淚彈”型的項目則更容易受關注;從用戶畫像看,70、80、90后捐贈習慣差異明顯,80后成公益價值觀分界線;從地域分布看,經濟指標與捐贈指標成正比等等。這些洞察不僅引起了現場的濃厚興趣,也讓很多公益人士對未來公益項目的規劃有了更多的思考。
“十年來,科技手段對于公益事業的推動能量是不可想象的,騰訊公益平臺將充分發揮自身作為公益項目與公眾之間連接器的作用,繼續促進公益的透明與信任,連接更多的善念。” 郭凱天表示。
對于單次捐出金額在100-999元的總額占比增長迅速這一“意外發現”,騰訊公益在十周年白皮書中分析稱,除了移動支付普及、“指尖公益”的流行所帶來的便利之外,也恰恰是因為互聯網公益平臺在不斷變得透明和可追溯,從而讓人們的信任能有所依托,變得越來越樂善好施、更樂于慷慨助人。
此外,郭凱天也表示,將在未來幫助更多公益機構做出改變,讓80%的中小型與草根公益機構,讓更多小而美的公益案例,都能通過努力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和機會。
騰訊投入20億資源:
全方位賦能中國公益生態
對于中國公益生態的未來發展,騰訊也將拿出更多的重要戰略資源持續進行賦能與扶持。
在不少資深公益業者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社會資源不是物質資源,而是心智資源。讓公益故事傳播告別“窮苦慘”,用美好創意去打動人心,撬動日益珍貴的注意力資源,是公益從業者值得努力的方向。
基于這個初衷,在本次峰會即將結束之時,陳一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騰訊將推出“創益計劃”,首期將提供總額價值20億人民幣的廣告資源,搭建一個囊括公益機構和項目、創意團體、廣告創意評選機構以及普羅大眾在內的連接平臺,激勵多方在充分互動中產出優質的傳播成果,幫助公益機構和項目提升公益創意的展現能力,并借助平臺能力,實現價值提升。
這也是騰訊公益從作為公益平臺的“連接器”,到營造公益生態的“催化劑”的一次主動探索。
陳一丹表示,相信創益計劃所搭建的平臺,將讓創意力量、廣告技術能力與公益更好地融合,不但進一步提升公益行業,更能得到全社會的回響。“以創意、社會心智為推動力,讓社會變得更正向思考、更加善意、更加美好”。
60家主流機構共襄共議:
互聯網如何讓公益不再“難”
互聯網峰會更是公益人的一次觀點交鋒,腦力激蕩的機會,中國的互聯網公益人借此探討行業前沿,凝聚行業共識。
來自全國各地一線的60位公益機構負責人參與了峰會討論環節,并從公益的公眾參與、行業人才建設、品牌項目構建、社會企業責任、公益創投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潘江雪認為,互聯網的發展降低了公眾勸募的成本,互聯網募款平臺可以借用技術優勢,將平臺用戶轉化為捐贈人。
免費午餐基金創始人、知名公益人士鄧飛則關注縣域公益機構的發展,他認為公益的需求在哪,公益機構就要跟到哪,公益機構要關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之外的公益項目。
對在近來火熱的公益創投、社會企業的等新興公益形式,與會嘉賓也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扶貧基金會劉文奎認為社會企業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創新,不僅可以增加公益資源,提供公益效率和可持續性,而且可以解決更多社會問題。
愛佑基金會理事長王兵認為:“借助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國公益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不同分工的進入也要求公益越來越專業化,這也需要我們用更多的腦力和心力去撬動資源,催化社會創新。”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一諾表示,“公益面前我們都是外行,但正因互聯網提升了我們整合資源與跨界創新的能力,所以只要有行動,外行一樣可以改變公益。”
科技賦能:
為公益精神注入創新靈魂
越來越多的公益項目,在科技和移動互聯網的擁抱下,正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在本次峰會現場,就有諸多將互聯網科技應用到公益領域的團隊和項目,在現場進行了分享和展示,如3D打印義肢技術,遠程在線支教、VR監測保護滇金絲猴等。現場觀眾可以親自體驗3D打印的機械義肢,感受它對殘障人士帶來的便利;也可以旁觀北京的美術支教老師通過直播為甘肅山村小學的學生上課;還能夠戴上VR眼鏡,觀察滇金絲猴的一舉一動……
騰訊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翟紅新表示,不管是月捐、樂捐、一起捐等有趣好玩的互聯網募捐產品,還是捐聲音、捐步數、捐郵箱空間、捐閱讀時間等指尖公益新方式,亦或是用為鄉村提供移動互聯網能力建設的“騰訊為村”計劃、能夠用互聯網技術來尋找走失老人小孩和匹配稀有血型的“QQ全程助力”平臺,科技都為公益注入了新鮮活力。
在科技與互聯網推動公益行動方面,蔚藍地圖技術總監阮清鴛也對大數據于公益的價值有著深刻的見解:“十年以來,蔚藍地圖將各級環保部門的環境質量信息、排污信息和企業環境違法信息收集成一個開放的中國環境數據庫,并聯合20家環保組織發起了綠色選擇項目,倡導通過綠色消費拉動綠色生產,推動近2000家供應商企業改善了環境表現。而倘若我們沒有行動,數據就只是數據罷了。”
也正是這些可貴的想法與實踐,使得公益能夠不斷升級,以更好的方式滲透進人們的生活之中,參與群體從小眾到大眾,參與時機從特殊到常態,科技讓公益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陳一丹認為,未來公益生態的發展,將會繼續疊加國民財富增長和科技發展的兩大浪潮,繼續加速發展,而把握科技的演化方向,已經成為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未來我們應讓公益理念融入科技,人機協同,確保科技不會傷害到人類;讓公益的理念貫穿到每一個互聯網產品之中,確保公益讓科技更美好”。
“公益是人類最古老的事業之一,互聯網公益還很年輕,正在向上生長,未來充滿無限潛能,” 陳一丹還表示,過去十年僅僅是開篇,“未來的互聯網公益,在于心智的運用、人機協同、保持組織形態和心態的開放。”他呼吁中國互聯網公益的同行者們,立足全國,放眼國際,共同推動中國互聯網公益的發展。“用科技力量結合善意,去建設更美好的世界。敢于偉大!共迎未來!”
[責任編輯:99]
- 2021-01-26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并發表特別致辭
- 2021-01-21“你好110”!全國公安新媒體矩陣發起“警察節”話題播放破11億
- 2020-12-31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
- 2020-12-31十四運會組委會與西安交通大學簽約合作競賽組織信息編排
- 2020-12-31習近平同德國、法國、歐盟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 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
- 2021-01-26陜西省首家老年用品超市西安開業
- 2021-01-26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并發表特別致辭
- 2021-01-26非遺煥新閃亮全場 西安外事古樂團連續三日登陸央視
- 2021-01-26西安入圍“2020夜間經濟二十強城市” 2019年西安夜間人均消費金額394元
- 2021-01-25中國為什么要拯救美國特斯拉?
精華推薦
精選圖集
熱點文章